火博













新华社 :火博医药:下一个五年,如何释放价值
发布时间:2020-10-22 浏览次数 :11905次

即将到来的“十四五”时期 ,健康中国建设将进入全面推进阶段。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 ,提出了到2035年“建成健康中国”的远景目标,对“十四五”时期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作出明确部署 :深入实施健康中国行动 ,完善国民健康促进政策,织牢国家公共卫生防护网,为人民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

       

在火博医药集团董事长付钢看来,下一个五年 ,健康中国建设进入全面推进阶段 ,健康将融入所有政策 ,更多的资源向健康产业聚集 ,产业发展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 。

       

有机遇,也有挑战 。回望过去五年,不论是药品审评审批改革 ,还是两票制 、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特别是“4+7带量采购”以及医保目录持续调整等,诸多新政举措密集出台 、落地执行 ,给整个医药健康行业带来了巨大的震动。而十四五”规划《建议》明确提出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进国家组织药品和耗材集中采购使用改革。可以说,医药供给侧改革 、产业迭代升级 ,已是大势所趋。

       

医药健康行业的大变局 ,付钢既是见证者 ,也是参与者。火博医药集团成立于2005年,最初靠专业的医药品牌营销起家 ,历经三个五年,已从一家医药商业公司成长为集商业化平台生态圈 、健康金融生态圈和健康地产生态圈于一体的健康产业资源创新整合平台。

       

火博的发展壮大,离不开其对医药健康行业发展节奏的精准把控和顺势而为。那么,火博如何研判下一个五年乃至十年的医药行业发展新趋势,又将自身发展目标定于何处,如何把握机遇,应对挑战,探索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15年磨一剑 ,商业化平台价值凸显

       

病有所医,医有所药,是健康中国的应有之义 。

       

为缓解“看病贵”问题 ,近年来,相关部门以降药价为突破口 ,实施三医联动 。其中 ,对整个医药健康行业堪称颠覆的改革举措便是:推进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

       

自2018年以来,我国已先后组织3轮带量采购谈判,大批常用高价药被纳入其中 ,中选药品均大幅降价。就在上周, 新一轮带量采购谈判竞价落下帷幕,虽然结果尚未公布 ,但可以预见,价格战在所难免。

       

这一举措正在重塑国内医药商业生态。

       

此前多年 ,我国仿制药毛利率畸高,医药行业商业化门槛非常低。一方面,药品利润空间较大,药企大多自建营销团队,分散导致效率低下,成本偏高 ,服务能力不强;另一方面,部分医院仍存在“医药不分、以药养医”的错位补偿机制。

       

随着带量采购的扩面和持续深化,原研药、国产仿制药价格齐降。对于相关药企而言 ,毛利率骤减 ,过去自建营销队伍、“躺着挣钱”的时光一去不复返。

       

产业变局之下 ,能否最大化降低营销费用和流通成本 ,让药品尽快进入应用场景并广泛覆盖 ,关乎药企生存和发展。

       

“摒弃各自为战、零和博弈的传统竞争模式 ,与专业规范的医药商业化平台协同合作 ,是药企更为智慧的选择,也是行业大势所趋。”付钢判断。

       

专业的医药商业化平台,运营的产品品类众多 ,规模效应下的成本优势显著。付钢常将其打造的商业化平台比作“高速公路”:药企的产品就像一辆辆车 ,路上的车越多,单辆车摊销的成本越低 。

       

成本优势之外 ,更具吸引力的是 ,火博多年来在专业营销能力方面的深厚积累。

       

火博以品牌营销起家,从一开始就坚持“两条腿走路”。一方面,大力拓展营销网络,形成全渠道管理和供应链服务格局 。目前火博的营销网络已覆盖全国30多个省市、12000多家医院及30余万家药店。另一方面,注重品牌运营,打造数字化精准营销能力和消费者专业服务能力 ,经过十多年的积累,已经形成了成熟的客户标签化管理和体系化品牌营销规则 ,帮助品牌企业  、药店全方位了解和管理客户,全面塑造产品的品牌认知,实现精细化营销管理。

       

而在创新药营销领域 ,火博也有着自己独到的思考和深入布局。

       

纵观国内医药市场,创新药研发方兴未艾,但整体投资回报情况其实并不乐观。目前参与创新药研发的,除了跨国企业、国内少数几家大体量企业,大部分都是初创型生物医药中小企业,这些中小企业本身并不具备商业化优势 ,这给新药的投资回报又带来极大的不确定性。

       

这种情况下,专业的医药商业化平台价值凸显。毕竟 ,一些工业企业开发出一个新药往往耗费数十年  ,其商业化资源积累,与专业的商业化平台不可同日而语 。

       

“火博一年至少帮助七八个创新药上市。”付钢介绍,火博不仅可以帮助获批的产品快速导入市场 ,也可以帮助在研的产品做上市前临床方案的设计和策略的制定 ,使得好的产品在有限的专利期内,获得合理的商业化价值回报。

       

从市场情况看,火博商业化平台已是硕果累累。例如,在火博商业化平台的布局之下 ,迪巧品牌已成为进口钙品类第一品牌,消化药物泌特占据医院消化酶制剂领导地位,前列腺原研药哈乐零售市场则从原有的扩大到超5倍的规模。阿尔茨海默病新药九期一(甘露特钠胶囊)、白血病新药吉瑞替尼等也均与火博建立了多重合作。而且,近两年来 ,火博还在不断开疆拓土,商业化平台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知名药企 。

       

可以预见,下一个五年,在火博健康品牌高速公路培育下 ,会有更多的亿级大品牌持续涌现 。而火博的商业化平台自身,价值还将持续释放。

       

紧握历史机遇,推进“3+战略”

       

凭借强大的商业化平台 ,火博不仅开始具备在医药健康领域孵化创新的能力 ,也为其逐步向平台型企业转型奠定根基 。

       

付钢介绍 ,过去五年来 ,立足商业化平台,火博不仅得到了包括绝大部分大型跨国药企在内的上游制药工业企业的广泛支持,也获得了青岛市等地方政府的信任和支持。

       

此外 ,火博在科技创新方面的产业孵化和股权投资形成了一定的协同效应,目前已经初步建构起包括智慧医疗、生物诊断、高端研发制造、第三方处方流转平台等多主体的健康产业集群。

       

在此基础上,火博在集团内部已经形成了以医药商业化平台为主的火博医药股份 、以健康产业创新型企业孵化器为特色的火博投资以及以健康城市综合体为主的火博健康地产这三大业务版块。

       

“下一个五年是火博价值实现的重大机遇期,火博过去十五年稳步发展所积累的资源将持续释放价值 。”付钢表示。

       

作出如是判断 ,是基于“十四五”期间医药健康企业外部环境的三大变化 :

       

首先,随着健康中国建设全面推进,健康融入所有政策 ,更多的资源会向健康产业聚集,产业发展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

       

第二,过去两年,港股生物医药板块推出 、科创板正式开闸 ,国内医药创新企业的融资难问题得到破解 。接下来,资本市场对医药领域创新的支持仍将持续 ,国内医药产业也将走上以创新为核心的发展道路 。

       

第三,随着带量采购 、DRGs顶层规划、医保目录调整、医保支付标准变化等政策举措不断纵深推进,药企传统的营销乃至发展模式将被颠覆,整个行业趋向规范发展,迭代升级正在加速 。

       

在多重机遇下 ,紧跟国内医药产业发展大势以及民众对健康的切实需求,火博规划了企业在“十四五”期间的发展路径:聚焦“商业化平台+”、“健康产业+”和“青岛+”三大战略 ,以商业化平台整合优质资源扩大健康产业边界 ,以青岛为基地打造国内外健康产业双循环。

       

具体而言,“商业化平台+” ,即基于火博强大的商业化平台能力,持续帮助医疗健康领域优质的科研成果转化为产品 ,快速进入应用场景,从而实现价值 。

       

“健康产业+”,基于健康中国的大格局,推动健康产业与互联网 、金融、地产等多领域的跨界协同 ,延伸健康产业的边界。

       

“青岛+” ,即以青岛为基地 ,对外成为青岛市“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拓展与日韩欧美等健康企业的深度合作 ,对内吸引国内优质医疗资源和科研院所在青岛开展科研成果转化。与此同时 ,打造健康城市综合体 ,并以此为样板,在国内其他城市建设健康服务主题的特色园区。

       

“希望经过下一个五年的稳步发展,火博既为医药健康产业迭代升级增加动力 ,也为城市发展增添活力 ,同时也为健康领域创新培养源源不断地输送人才。”付钢说 。

       

向善而为 ,聚沙成塔

       

医药、健康 、科技、互联网、投资、地产……放眼望去 ,火博的商业版图正在快速扩张 。

       

毫无疑问 ,每个新领域的涉足 ,每次跨界融合的尝试,对火博集团自身的产业积累 、资本实力 、运营能力等诸多方面 ,都提出了极高要求和巨大挑战。

       

火博的布局,深远而广阔 ,而这是付钢基于对中国健康产业迭代升级深刻思考作出的战略判断 ,在他看来,这些布局有着内在统一性。

       

“不论是投资一家企业还是引进一个产品,首先要与火博以专业能力推动健康产业迭代升级的使命和目标相一致,在此基础上,火博遵从三大标准 。”付钢介绍 ,一是对患者和医生真正有价值,如果没有价值,再赚钱的项目也不会考虑 ;二是与火博现有的能力和资源具有协同性 ,能够彼此赋能,创造规模效益 ;三是在集团可承受的能力范围内,有望实现既定目标 。

       

例如  ,在地产行业的发展逻辑,不同于传统开发商,火博致力于打造“家家有医生、时时能护理、常常做理疗、人人懂养生”的专业健康疗养院级别的智慧社区。而其在投资孵化领域的延伸,则紧扣健康产业创新企业孵化这一主题 ,通过为创新企业提供资金、营销推广等金融孵化和产业孵化支持,构筑涵盖先进技术、产品与服务的健康产业集群 。

       

即便如此,要围绕大健康产业向各领域拓展 ,依然不易 。而且 ,一直以来 ,我国医疗健康产业发展分散,难以形成合力。这种情况下,火博想改变医疗健康服务碎片化现状,构建全生命周期医疗健康服务新生态,并推动健康产业迭代升级 ,可能吗?

       

付钢给出了这样的比喻:政策和环境的变化像是风 ,一阵风吹过,沙子都散了 ,想沉淀下来,很难。但如果用水和水泥将沙子和在一起 ,沙子就不会被吹散了。再借助钢筋,便能实现聚沙成塔 。

       

对火博而言 ,水泥就是共同的文化和价值观,钢筋则是稳定而又不失灵活的集团组织结构 。

       

骆驼文化在火博集团内部备受推崇:骆驼要穿过沙漠,在启程前已知晓沙漠有多大,穿行需做哪些储备,一旦走进不要求一路狂奔,而是坚持不懈,靠耐力执着地朝一个方向前进。

       

这样的文化,源于付钢对医药行业、对佛学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一方面 ,从事医药健康行业必须要面对的难点就是慢 ,因为健康行业是人命关于的大事,不论是政府、医院 、企业还是患者 ,对于新理念、新规则、新事物都相对慎重。

       

但另一方面,“慢”行业 ,也有“快”起来的时候。

       

付钢认为,近年来 ,医药健康领域新政迭出 ,这要求企业将资源 、人力调整到最有效率的状态,从而在外部环境发生变化之时快速做出反应 。

       

为此,在组织架构上 ,火博启动了“中台战略” ,既与上游药企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 ,又与下游零售企业共同建立起以消费者为核心的专业健康服务体系,并通过集团层面七个管理中心快速协调内部资源 ,应对外部环境变化,有效促进各领域的特色化发展。

       

“人类对健康的支出不是成本,而是投资 ,投资健康就是投资生命。出于对生命的热爱,对健康的投资必然会持续增长。”付钢说。正是这样的信念,为火博构建的大健康版图奠定了坚定的发展方向,更为火博致力于推动健康产业迭代升级提供了充足动力。


分享至 :
返回顶部